近日,浙江大学(宁海)生物质材料与碳中和建设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迎来重要科研人才培养成果:两位博士研究生与三位硕士研究生全部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其研究课题紧密围绕中心核心方向,为生物质材料在碳中和建筑领域的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在博士及硕士学位论文答辩过程中,答辩主席为朱廷举(教授,浙江大学),答辩委员包括:贾良玖(教授,同济大学)、马健(正高级工程师,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黄雯雯(研究员,浙江大学)、Yasutaka Narazaki(研究员,浙江大学)、胡隽(研究员,浙江大学)和李宾宾(研究员,浙江大学)。由课题组博士后,肖子凌博士担任答辩记录员。
中心自2021年5月成立以来,在中心主任肖岩教授领导下,始终以“生物质材料研发”与 “建筑业碳中和实践”为双核心。本届毕业生的创新研究,系统性覆盖中心三大重点方向:
在材料性能方面,直指生物质材料耐久性与环境适应性瓶颈:
陈楚翘博士:《热处理后原竹及工程竹动态力学性能与防霉性能研究》
(由左至右分别为:Yasutaka Narazaki、黄雯雯、肖岩、陈楚翘、朱廷举、贾良玖、马健、肖子凌。)
章思婕硕士:《竹木材料的低温冲击性能研究》
(由左至右分别为:肖子凌、朱廷举、章思婕、肖岩、马健、Yasutaka Narazaki。)
在建筑结构优化上,破解竹结构连接关键技术,推动工程化应用:
石达博士(与罗马第三大学Cristoforo Demartino教授联合培养)《基于优化算法的胶合竹节点行为分析与桁架模型更新》
(由左至右分别为:Yasutaka Narazaki、黄雯雯、肖岩、石达、朱廷举、贾良玖、马健、肖子凌。)
在绿色建材创新中,拓展新型生物基建材体系,构建产业化应用路径:
许有还硕士(与罗马第三大学Cristoforo Demartino教授联合培养)《膨胀蛭石砂浆物理和力学性能研究》
叶风扬硕士(与罗马第三大学Cristoforo Demartino教授联合培养)《自然生物质材料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潜力和概率模型构建》
(后排由左至右分别为:胡隽、许有还、罗媛元、叶芊芊、叶风扬、李宾宾、肖子凌;
前排由左至右分别为:朱廷举、肖岩、马健、Yasutaka Narazaki。)
在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过程中,中心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成效凸显。作为校地共建的碳中和专项平台,中心通过三大机制赋能科研攻关:
跨学科资源整合:联动建筑工程学院与国际校区土木水利专业,打通材料研发-结构设计-建筑应用全链条
产业需求导向:以宁海当地竹木资源与建筑业减排需求为场景,驱动论文课题落地(如原竹处理、胶合竹节点优化)
产业工程应用:五位研究生的课题也为中心的多个工程项目落地实施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科研保障。